廣和中醫醫療體系成立於2010年,各家分院的院長實務行醫經驗
都已超過十年以上,整個醫療體系開業至今門診人次已超過30萬,專業能力與傑出成就,深獲當地居民的推薦與肯定。
內科:感冒,久年咳嗽、過敏性鼻炎、鼻科疾病、高血壓、偏頭痛、肝炎、胃炎、消化不良、腹脹、腸胃系統疾病、慢性肝炎、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體質調理。
婦科:痛經、經前症候群、不孕症、月經異常、白帶、經斷前後諸症、更年期障礙。
兒科:小兒過敏、小兒成長失調、轉骨方、小兒感冒。
癌症調理科:癌症術前術後體質調理、癌症放化療期間體質調理。
針傷復建科:五十肩痛、頸椎痛、落忱、椎間盤突出、腰痛、骨質疏鬆症、肌痛及肌炎、關節痛、各種扭挫傷、運動傷害。
減重專科:高血脂、脂肪肝、體重管理、腰臀腿圍管理(針灸穴位埋線)
台灣中醫肥胖醫學會醫師聯合主治
皮膚專科: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皮膚炎、皮膚癢、乾癬、青春痘、富貴手、痤瘡
治療特色:內服科學中藥、外用藥膏雙管齊下
男性專科:男性不孕、勃起功能障礙、早洩、性冷感
其他資訊
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叫葉麟趾,家人都叫他阿獅。他從小就喜歡捏土尪仔,連放牛的時候,也忙著捏土尪仔,牛都不見了,手裡還專心的捏著尪仔。有一個修廟的師傅看到了他的天分,而把他帶在身邊一起學習。
阿獅這才發現,要捏廟尪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分辨土質,還要學會觀察,更要通曉歷史節義故事,年紀小小的他認真的跟著師傅學習。手藝越來越精湛的阿獅,捏出來的生動尪仔都像在訴說著故事,因此有間廟找他和另外一位師傅舉辦「拚場」共同修廟,這場互比實力的好戲就要登場了?
一講到「交趾陶」,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葉王。他是台灣交趾陶的祖師爺,日本人還曾經把他的作品送到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引起了國際藝術家的重視,稱讚他為「中華之寶」!而這本圖畫書就是向孩子介紹葉王學習與創作「交趾陶」的傳奇故事。
看完「葉王和交趾陶」這本圖畫書後,你一定也會對交趾陶很感興趣吧!台南縣學甲鎮的慈濟宮在西元一八五三年聘請葉王主持修廟工作,現在慈濟宮左側的「交趾陶館」還保留了許多葉王的精彩作品。此外,台南佳里鎮佳里興的震興宮也有許多葉王的代表作,相當的精彩。
本書特色
一、本書是「南瀛之美」系列繼洪通之後,第二位介紹的台南當地重要藝術家。除可以欣賞到台南當地優美的廟宇建築特色外,還可以一窺台南豐富的人文藝術環境。
二、本書將葉王如何讓「交趾陶」,從民間工藝躍升成台灣特有的藝術作品,甚至參加世界博覽會展出的偉大成就表現出來。其過程可以激勵小朋友「只要堅持,必然會有所成就」的精神。
三、本書可引領孩子欣賞交趾陶的藝術價值,以及所富涵的忠孝節義故事,進而培養孩子愛鄉愛土的本土意識。
四、本書透過葉王習藝與創作的過程,揉合葉王的真實歷史與傳奇故事,非常富有想像力與啟發性,更加深孩子對葉王其人其事的好奇與景仰。
五、葉王的創作不僅取材自生活週遭人事物體驗,而在藝術上「專心做好自己的事」、「要做,就做最好的!」的堅持,也讓孩子在閱讀本書之後有所啟發。
作者簡介
陳玟如
1960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畢業於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曾任職各大出版社編輯,文章散見國內親職教養及幼兒雜誌,喜歡小孩,更喜歡看到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最適切的愛與教養。作品:《怎樣與?寶說話》、《親子共擁書香》、《修修出門了》。
許玲慧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畢業 。曾任幼稚園老師、小樹苗雜誌主編、小小牛頓幼兒雜誌副總編輯。著作:《十二婆姐》(由青林公司出版)、《捉鬼去》、《小工具幫大忙》、《上下裡外》、《紅番茄》、《火金姑》……等,其他故事及親職教育文章散見於報章雜誌、小小牛頓親子月刊 。
繪者簡介
官月淑
嘉義人,國立藝專畢業。喜歡閱讀和美食,習慣用紙、筆記錄生活周遭,享受與兒子一起散步的時光。做過插畫工作、美術編輯,現為專職兒童插畫家。
早期參與漢聲童書的編輯工作,對童書內涵的表現極具掌握力。優雅穩健又溫暖的色,純樸踏實的畫風,使作品充滿故鄉原味的親切感。曾獲第三屆最佳美術設計小太陽獎,及2004年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的肯定。插畫作品:《一放雞二放鴨》(由青林公司出版)、《遇鬼記.好吃的梨》、《牛老爺的牛肉麵》、《三甲這一班》、、《中小學生必須認識的台灣歷史人物》等。
- 新功能介紹 作者: 陳玟如、許玲慧
- 繪者:官月淑
- 出版社:青林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6/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其他新聞
▲高雄八五大樓與捷運輕軌。(圖/台灣房屋提供) 實習記者鄭佩玟/綜合報導 高雄輕軌全線共計37站,其中水岸輕軌第一階段14站已於2017年9月全線通車,第二階段已完成上線測試前的整備與檢查。環狀輕軌穿梭愛河、港灣,串聯高雄圖書館、高雄展覽館、旅運中心等亞洲新灣區。高雄市政府大眾捷運系統運價審議委員會核定輕軌使用單一費率方式、不分搭乘距離一律30元收費。 第二階段路網長約13.4公里,今年9月起於C15壽山公園站開始進行上線測試,預定在2019年可通車至C17鼓山區公所站;輕軌二階車廂採懸吊車廂,提供行動不便者可讓輪椅推進到車廂內,且設有安全帶、愛心鈴及緊急通話鈕,此外,二階車廂重量變輕,更能有效率的牽引設備,達到節能的效果。 ▲高雄輕軌。(圖/記者吳奕靖攝) 關於收費問題,第一階段C1~C14於106年9月26日通車營運採刷卡不扣款方式搭乘,至11月1日開始收費,採刷卡以優惠票價10元搭乘,12月1日起配合本府冬季大眾運輸免費措施,採刷卡0元收費搭乘至107年2月底止,後將採正常收費。 列車兩端與兩側則包覆有護板側裙,可以防止意外發生;在車端還設置可以允許逐步產生變形排障器,盡量靠近軌道面5至8公分,避免路線雜物影響行車安全。 基於受益者付費原則,及兼顧公共大眾運輸服務與市民負擔,高雄市政府大眾捷運系統運價審議委員會核定輕軌使用單一費率方式、不分搭乘距離一律30元收費。 為培養市民搭乘習慣,鼓勵搭乘公共運具,及推廣電子票證,使用一卡通搭乘輕軌,可享票價為25元,約83折優惠,另65歲以上長者搭乘輕軌也比照捷運享有半價之優惠。 此外,高雄輕軌的使用規範適用《大眾捷運法》,因此搭乘輕軌如同搭乘捷運一樣,在列車車廂內是不能喝水、也不能吃東西。關於營運時間,第一階段通車營運,班距不分尖峰或是離峰,均為15分鐘,且會依據運量做適度調整,營運時間則為早上7時至晚上22時。 ▲高雄輕軌。(圖/記者吳奕靖攝) 九合一大選前,高雄輕軌的興建早就是藍綠間的爭議話題,隨著大選的落幕,新市長人選確定後,第二階段是否持續建設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皇苑人文臻藏」與「皇邑美術館」的住戶就曾抗議,不滿輕軌施工將影響居住品質,包括運行時產生噹噹聲、影響汽機車交通動線、停車位減少、汽機車行駛路線靠近住家與人行道縮減,影響生活品質等議題提出抗議,今年四月還拉起白布條,提出輕軌停工、捷運局長下台等訴求。 因此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侯亞寧表示,輕軌是否要興建,是正式上任會優先處理的重大交通問題,包括農16大順路沿線與美術館地區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未來不排除更改路線、更改施工方式,最下策就是停工,但停工機率微乎其微。」高雄市捷運局副局長吳嘉昌說,輕軌二階仍以行政院核定計畫持續推動中,即使選前也沒有停工,就是按照計畫推動。
記者呂曉雯/綜合報導 北京文物保護組織、北京歷史學者與旅遊社群平台大膽的決定,希望徵選4名長城守護者夜宿長城烽火台,用以體現長城作為世界地標,所帶給全世界的文化象徵和深遠意義。 萬里長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建築之一,吸引過無數人的嚮往,這裡曾經是捍衛家園最重要的防線,更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建築藝術成就,自古至今從未開放讓遊人宿於其上。 ▼長城偉岸昂然盤據於山巒,幾千年來不僅捍衛了地土,更成了東方文化的一種表徵。(圖/Airbnb提供,下同) 旅遊社群平台Airbnb在2日推出了「奇屋一夜」活動,公布將與北京文物保護組織和相關歷史學者們從世界各地徵選4位幸運者,在2018年9月4日至8日期間,一人一晚夜宿長城「八達嶺」上的烽火台,該批旅客將有幸成為二千多年以來第一批入住古長城的民眾,而且主辦方還將提供獲選者由出發地至北京的往返機票。 旅遊社群平台Airbnb共同創辦人柏思齊(Nathan Blecharczyk)表示,「能夠與北京的歷史學家們與文物保護組織共同合作,將此次在長城「奇屋一夜」的活動帶給全世界,Airbnb倍感榮幸。我們希望能夠聚集各方力量,積極推動長城作為世界地標所帶給全世界的文化象徵和深遠意義,使它不再是戰略屏障,而是連接世界各國朋友的樞紐,也是文化溝通的橋樑。」 ▼有幸入住者可在烽火台上享用晚餐、欣賞音樂會、在團扇寫書法與學習篆刻印章等活動。 據Airbnb表示,光是過去1年在該社群平台上,就有超過一千萬人次的大陸遊客,造訪該平台世界各地的房源,超過330萬名世界各地旅客造訪位於大陸的房源,這顯示大陸的旅遊市場正在不斷的蓬勃上揚。 入住長城的活動截止於台灣時間2018年8月11日23點59分,民眾只要以550字中、英、法、日、韓其中一種語言, 回答「在你看來,為何在今日,跨越文化邊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而你認為怎樣才能建立新的連結?」問題,就有機會被主辦單位選中夜宿長城。 ▼為了維護古蹟的完整,除了此次宣揚文化保存外,長城暫沒有對外提供住宿的計畫。
▲Apple申請iPhone保護殼上的「神奇小按鈕」專利。(圖/翻攝自Apple官網) 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 根據Patently Apple報導,本週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一項Apple專利申請,名為「電子系統磁性補償按鈕反饋」(Magnetically Compensated Button Feel In An Electronic System),是為該公司重新設計了iPhone保護殼上覆蓋音量鍵、電源鍵按鈕的部分,讓保護殼上這些按鈕設計具有磁性,進而促進消費者的觸覺反饋。 事實上,現今行動裝置與其外殼的耦合概念已經越來越普遍,除了可以提供裝置的保護性之外,還可以讓智慧型手機多增加一些額外功能,例如改變電子設備操作方式,或是改變手機的用戶觸覺反饋體驗。 而Apple的這項專利是要讓用戶在裝上該公司所推出的保護殼後,可以讓消費者在按側邊按鈕時,感覺像是沒有裝上保護殼一樣自然;據了解,Apple所使用的方法,是在保護殼按鈕處增加觸發磁性元件,在觸發時將提供觸覺補償機制,讓你按下按鈕的感覺更好。 會有如此的構想,是因為Apple預期用戶會期望在裝上保護殼後,按鈕能保持清晰的觸感以允許快速點擊,畢竟有部分保護殼有時會有一種「難按」、「按不下去」的感覺。
桃園龜山穴位埋線告別大肚腩台中太平蕁麻疹症狀桃園大園B型肝炎
台中龍井前列腺肥大的中醫推薦治療 月經失調這間中醫調理很快速台中新社痛風 肩頸痠痛推薦的中醫診所台中沙鹿手扭到 長輩都推薦的中醫診所